欢迎访问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投稿:yn_ser@163.com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首页 行业新闻

【昆明经验】滇中新区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

【昆明经验】滇中新区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来源: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阅读: 分享:

8月12日,2025未来交通发展(昆明)论坛成功举办“空天智行产业发展”主题论坛,来自昆明理工大学滇中新区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香港日升农业集团、云南骏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昆明航空职业学院,围绕“产学研协同 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图片


01

人才筑基

加快打造低空经济人才新高地



在“空天智行产业发展”主题论坛上,昆明航空职业学院副院长魏道德系统阐述学院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方面的战略布局。

“云南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已然成为‘低空经济天然试验场’。全省15座民航机场和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创造年超30万的人才需求。然而,当前全省院校航空专业人才年培养不足千人,与邻近省份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制约产业发展。”魏道德介绍。

在产业需求与人才短板矛盾中,昆明航空职业学院的建立成为关键“破局点”。

作为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244.63亩的昆明航空职业学院是云南省第一所航空专业类高等院校,2025年国家计划内招生名额为600人,专业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航空物流管理6个专业。“我们所培养的都是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动态适配产业,产教融合发展主打从合作到共生,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双师型引领’,实训基地则按照‘仿真+实战’进行布局。”魏道德介绍,在这样的人才培育模式下,学校有望在3—5年内成为云南低空经济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国军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但产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滞后性,需要进行抢先布局和培养。一方面,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企业建专业,强健院校赋能低空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体,筹办各类实训基地等,畅通院校赋能低空经济渠道。

02

产业赋能

以无人机开启“云上丰收”新时代



无人机的蜂鸣声划过高山峡谷,让肩挑背扛变为云端吊运,使百人汗流浃背的辛勤劳作变成三五飞手就能搞定的轻松作业……低空经济正以颠覆性力量破解山区农业百年困局。

香港日升农业集团总裁李旭海博士用一组生动的数据展示了无人机赋能产业发展的力量:在贵州开阳县,无人机将蟠桃运输效率提升50倍;在云南元阳县,香蕉运输成本降低60%—80%;而农产品的损耗率从30%降至5%以内。瞄准无人机在高原农业方面的发展前景,香港日升农业集团计划与昆明航空职业学院携手打造西南地区首个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学院——“云巅智航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使其成为区域性无人机高原特色农业应用人才培养高地。“企业将和校方一起开发适配高原环境的无人机植保和海外安保专业课程,形成行业或客户群体认可的课程标准与认证体系。同步建成产学研一体的高原无人机人才培养实训中心,支撑技术研发、学生就业与区域产业服务。”李旭海预计,到2028年底,云巅智航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将培养全日制学生1000人以上、短期培训无人机技能人才1500人。  

论坛上,云南骏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殷健茗博士同样对滇中新区低空经济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他的无人机物流发展版图上,一张吨级支线货运无人机运输网已经有越来越清晰的轮廓——“物流无人机市场,特别是支线物流运输无人机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之间几百公里的物流运输市场巨大,这一市场目前主要依赖货车运输,未来都将过渡转化为云南骏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货运无人机的市场。”殷健茗说。他介绍,在运输费用方面,Y1T货运无人机相比货运卡车,每公斤公里运输成本相当,但运输速度快5倍以上。值得关注的是,云南骏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的小鹰-700飞机是经济实用“通航多面手”,核载4人(4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110公斤,最大航程1000公里,并正在研发无人机版,可快速投入启动支线物流无人机运输网。“只要时机一到,我们便可扩建生产线。”而在更长远的未来,殷健茗瞄准的是生产、投用航程3000公里、速度每小时300公里的吨级货运专用无人机。作为云南省重点培育的航空科技企业,云南骏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及生产性能领先的无人机,完成高品质项目飞行,致力成为中国专业领域技术领先的无人机企业,积累多个国家重大无人机研发项目经验。

“这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李旭海在总结时说,“当元阳的青年用无人机吊起香蕉,当开阳的蟠桃‘飞’向粤港澳餐桌,我们见证的是一场农业文明的重塑。”

随着论坛的深入,一个共识愈发清晰:在彩云之南,低空经济正在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书写着“交通赋能产业,智慧驱动未来”的新篇章。


二审:杨荣、徐广伟
一审:徐剑、吕文康
编辑:王瑜
来源:昆明日报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海伦城市广场2座10层1003号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 协会二维码

    协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