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投稿:yn_ser@163.com
当险情突发,他们是离居民最近的“逆行者”;当隐患潜藏,他们是社区安全的“排查兵”。在小板桥社区,有这样一支“接地气、靠得住”的队伍——小板桥社区综合应急救援中心。这支扎根社区的民间力量,既是熟悉每条街巷的“活地图”,更是用硬核实力与日夜坚守筑牢安全防线的“家门口安全卫士”,以快速响应打通平安守护“最后一公里”,成为居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一、夯实根基强保障,硬核装备护民生
小板桥社区深知“安全无小事”,全力推进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与运营,摒弃“花架子”、专攻“实在事”,实打实筑牢自家安全屏障。中心配齐2辆消防车、1辆储水车,以及破拆、救生、通讯、防护等全套应急装备,可全面覆盖火灾扑救、防汛排涝、人员搜救等多元场景需求。队伍由专职应急救援队、企业第一响应人队伍、志愿者队伍组成,实行24小时备勤(每班不少于8人),确保救援车辆、装备随时“待命”,真正实现“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更关键的是,队员均为土生土长的社区人,对辖区重点区域、街巷路况了如指掌,能精准避开拥堵,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为“打早灭小”抢占关键时间。
二、以练为战提技能,赛场实战双出彩
“平时多练兵,战时少流血”,队伍始终把技能提升放在首位,坚持日常训练不松懈、实战能力强提升。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消防技能专项训练,每月组织1次灭火救援或疏散逃生联合演练,队员们熟练掌握百米灭火毯灭火、手抬机动泵出水、一人两盘内扣式水带连接等核心技能,实战能力持续精进。凭借过硬本领,队伍在2023年、2025年官渡区应急救援消防执勤岗位练兵比武中,两次斩获团体第三名,个人及团队多项竞技项目均表现优异,用赛场佳绩实打实印证实战实力。
三、分级监管除隐患,源头防控筑防线
队伍始终秉持“防重于救”理念,严格落实小板桥街道21类主体分类分级监管机制,聚焦辖区42家高风险、50家较高风险、64家中风险场所,深度参与日常巡查,在城中村安全治理、专业市场隐患整治中发挥关键作用。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各类场所256家次,参与城中村自建房夜查16次(覆盖自建房1800栋),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208辆、飞线充电车辆52辆,累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28条,从夜间薄弱环节堵住安全漏洞。同时,队伍创新宣传模式,定期安排队员骑乘摩托车,通过大喇叭流动循环播报,向居民普及用火用电常识、违规占用消防通道的危害,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此外,依托社区“雪亮工程”512个高清摄像头、35个人脸识别设备,及为居民楼、沿街商铺免费安装的智能烟感报警装置,实现火情实时监控、隐患提前预警与快速响应,真正把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居民住得安心、过得放心。
四、统一调度强联动,实战救援显担当
作为辖区应急救援核心力量,队伍接受区消防救援大队统一调度,纳入全区应急联勤联动体系,既能独立高效处置初期险情,也能协助专业消防力量开展救援。从2021年成功遏制大都仓库旁火情蔓延,到2025年果断处置电动货车充电起火、冒险拎出火场液化气罐,这支队伍凭借“熟悉路线、距离近、响应快”的独特优势,成为处置初期火情的“关键力量”。截至目前,累计参与火灾扑救44次,多次高效开展先期处置,用沉着果断的行动减少财产损失、守护居民平安。
从建强队伍守民生,到日夜巡查除隐患,再到险情面前勇冲锋,小板桥社区综合应急救援中心用一次次实战、一个个数据、一份份坚守,生动诠释了“社区守护社区人”的责任与担当。未来,这支“家门口的安全卫士”将继续淬火砺剑、精进本领,以更专业的能力、更坚定的决心,为辖区居民的幸福生活与社区的平安稳定保驾护航!

主办单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咨询电话:0871-67206019 邮箱:yn_ser@163.com
地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海伦城市广场2座10层1003号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2024042720号-1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2086
Copyright © 2024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 网站地图

协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