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灾害大尺度断路、断网、断电“三断”情况下,如何为应急救援建立“信息走廊”?灾情信息员一头连着灾害现场及受困民众,一头连着后方指挥调度,如何有效发挥信息传输作用?1月13日,记者获悉,一款针对灾情信息员的智能应急信息服务亭系统(以下简称“服务亭”)将在全国范围内投用。
研制该系统的重庆邮电大学超视距可信信息传输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国军介绍,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专门研制适用于基层部署、面向灾害信息员的服务亭,可预先部署于潜在灾害村镇。一旦灾害发生,灾害信息员就可以通过操作,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并组织指挥灾民自救互救,有效解决重大灾害救援“最后一公里、最先一小时”难题。
▲智能应急信息服务亭系统。受访者供图
如何在“三断”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
李国军介绍,服务亭由信息传输设备、应急警示设备、供电设备等组成,集成有短波电台、WIFI接入点、北斗终端、FM广播发射台,能够自动实现信号转换,可作为保底通信设备使用。考虑到乡镇的具体情况,设计有手推式、摩托车式,具有机动性能强、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性能稳定以及续航能力强等特点。灾情信息员可通过操作手机等设备接入该服务亭的WIFI,与外界及时恢复通信,达成各方信息共享与汇聚,打通专业队伍、受困民众、指挥机构之间的通话渠道,以保证信息稳定高效与资源统筹调度,进而科学施救、精准施救、高效施救。